历史
爱看小说网【woaikanshu520.info】 > 历史军事 > 春秋我为王 > 《小说里对陈氏代齐的”贬低“和”抹黑“》

《小说里对陈氏代齐的”贬低“和”抹黑“》(1 / 2)

PS:本章

事情是这样的,很久以前,以及最近,有不少可能姓田的读者认为七月在小说里抹黑贬低齐国陈氏,在书评区里发出了如下质疑:“主角没有利压天下的才情霸气,就只能贬低对手来强衬托主角伟大了,陈氏作为代齐的家族有那么不堪吗?”

最后楼主还大骂下面的评论:“书中还没故意贬陈吗?你是小学水平吗?这都看不出来!不是说一定要按历史事实来写,但至少也需要历史逻辑!”

唉话说到这份上七月也无奈,面对下面不少热心读者“小说嘛那么认真干嘛”的好心评论,仿佛七月胡编乱造抹黑陈氏就这么被坐实了。无奈之下,只好抽空梳理下陈氏代齐的历史事实,捋一捋小说里陈氏每一步举动都是有迹可循的历史逻辑了。

……

陈氏之先出自陈完,早期的历史就不加赘述了,因为那时候的陈氏在齐国是小家小户,无足轻重,事情要从陈完的四世孙,一位叫陈无宇的大夫说起……

当时齐国爆发了崔庆之乱,崔杼和庆封两人相继专权,迫于庆氏强大,陈无宇也”投靠“了他,实际上,无宇更多是反庆势力的暗谍。

在齐景公、栾、高、晏婴、鲍氏、陈氏等联合驱逐庆封的政变里,《左传襄公二十八年》的记载是这样的,为了便于理解,就直接上翻译了:

冬季,十月,庆封在莱地打猎,陈无宇跟从。十七日,陈文子派人召唤陈无宇回去,陈无宇请求说:“无宇的母亲病了,请求回去。”庆封占卜,把卦像给陈无宇看,陈无宇说:“这是死的卦像。”捧着龟甲而哭泣,于是就让他回去了。庆嗣听到这件事,说:“祸难将要发生了。”告诉庆封说:“赶快回去,祸难必然发生在秋祭的时候,回去还来得及。”庆封不听,也没有改悔的意思。庆嗣说:“他要逃亡了,能够逃到吴国、楚国就是侥幸。”陈无宇渡过河,就破坏了渡船撤毁了桥梁。

因为这场政变算是拨乱反正,陈无宇虽对庆封两面三刀,但他的行为不能称之为卑鄙,不过公然声称自己的母亲将死要赶回去发丧以求脱身,由此可以看出无宇的性格,那就是机智、聪慧,为达目的不择手段。自此之后,陈氏祖辈相传的谦谨没了,取而代之的是心狠手辣和两面三刀,也算是一种家族为求生存壮大的进化。

十多年后的《左传.昭公十年》,陈氏又联合鲍氏发动了同出一辙的政变:

夏季,有人告诉陈桓子说:“子良、子旗将要进攻陈氏、鲍氏。”同时也告诉了鲍氏。陈桓子把兵器发给部下并且亲自到鲍氏那里,路上遇到子良喝醉了酒而骑马奔驰,就进见鲍文子,鲍文子也已经把兵器发下去了。派人去看子良、子旗两个人,他们都准备喝酒。陈桓子说:“他们将攻打我们的传闻即使不真实,但是他们听说我发下兵器,就一定会追赶我们。趁着他们在喝酒,抢先攻打他们怎么样?”陈氏、鲍氏正在和睦的时候,就攻打栾氏、高氏……栾施、高彊逃亡到鲁国来,陈氏、鲍氏分了他们的家产。

乘着栾、高两家的跋扈,团结多数人将他们赶下台,事后陈无宇以退为进,获得了高唐地区,为后来的代齐奠定了基础。

……

到了陈无宇的儿子陈乞(田乞)在位时,也就是小说里的时间段,陈氏已经是齐国数一数二的大族了,但仍然不如复兴的国、高。

不过陈乞自有办法,其手段比起他父亲来,有过之而无不及:

《左传.哀公六年》:

齐国的陈乞伪装出事奉高氏、国氏的样子,每逢上朝,一定和他们同坐一辆车。随从时一定要说到大夫们,说:“他们都很骄傲,将要抛弃您的命令。他们都说:‘高氏、国氏受到国君的宠信,必然要逼迫我们,何不除去他们?’本来想要打您的主意,您要早点考虑对策!考虑了,最好是全部灭亡他们。等待是下策。”到了朝廷上,就说:“他们都是虎狼,见到我在您的旁边,早就要杀死我了,请让我靠到大夫们那边去。”到了大夫们那里,又对大夫们说:“这两位要发动祸乱了!仗着得到国君的宠信而要打您几位的主意,说:‘国家的患难多,这是由贵宠造成的,全部去掉他们然后国君才能安定。’现在已经定下计划了,何不乘他们没有下手而抢在他们前头?等他们发动了再后悔,也来不及了。”大夫们听从了。

夏季,六月二十三日,陈乞、鲍牧和大夫们率领甲士进入公宫。高张听到了,和国夏坐车到齐侯那里去。在庄街作战,被打败。国内的人们追赶他们,国夏逃亡到莒国,就和高张、晏圉、弦施一起逃亡前来。

假意亲近,口蜜腹剑,行挑拨离间之术,曾干涉晋国六卿之乱,打下半个河北的国夏救这么被阴了……

同年冬季,陈乞又对自己的盟友鲍氏玩了一出偷梁换柱,过河拆桥。

《史记.田敬仲完世家》:

田乞派人到鲁国,迎回阳生。阳生回到齐国,藏在田乞家中。田乞邀请大夫们说:“田常的母亲有祭祀后留下的酒食,请各位赏光来聚会饮酒。“大夫们都来田氏家饮酒。田乞把阳生装在口袋里,放在中央的座位上,饮宴中,田乞打开口袋,放出阳生,他说:“这才是齐国的国君呀。“大夫们都俯身拜见。即将订盟拥立阳生,田乞编谎话说:“我是与鲍牧合谋一起拥立阳生的。“鲍牧怒冲冲地说:“大夫们忘记景公的遗命了吗?“大夫们想反悔,阳生就叩头说:“看我可以就立我,不可以就算了。“鲍牧恐怕灾祸落到自己身上,就重新说:“都是景公的儿子,怎么不可以呢!“终于在田乞家中立阳生为国君,这就是悼公。于是派人把晏孺子迁到骀,并且杀死了孺子荼。悼公即位后,田乞任宰相,独揽齐国政权。

如此一来,陈氏便成了齐国卿族之首,有趣的是,当时齐悼公对陈氏极为信赖,“君大访于陈子,而图其小可也。”意思就是大事陈氏做主,小事他自己拿主意……

果不其然,两年后,齐国就发生了几件大事。

其一是鲍牧被齐悼公所杀,随即鲍息又弑杀了齐悼公,因为当时国内大权仍在陈乞手中(百度词条田乞卒年有误,百度说他前485年就死了,死于鲍牧和齐悼公之前,其实在悼公、鲍牧已死的艾陵之战前484年,陈乞还在筹谋一个大计划),所以这件事要是没陈氏的挑拨离间在里面,是无法想象的,或许是考虑到鲍氏的竞争,或许是考虑到齐悼公阳生这个人不太好控制,总之齐国弑君,给吴国有了北上讨伐的理由。

面对气势汹汹的夫差,陈氏父子没有忧虑,反而挺高兴的。

《史记.仲尼弟子列传》里有这样一段叙述:

子贡就出发了,来到齐国,游说田常说:“您攻打鲁国是错误的。鲁国,是难攻打的国家,它的城墙单薄而矮小,它的护城河狭窄而水浅,它的国君愚昧而不仁慈,大臣们虚伪而中用,它的士兵百姓又厌恶打仗的事,这样的国家不可以和它交战。您不如去攻打吴国。吴国,它的城墙高大而厚实,护城河宽阔而水深,铠甲坚固而崭新,士卒经过挑选而精神饱满,可贵的人才、精锐的部队都在那里,又派英明的大臣守卫着它,这样的国家是容易攻打的。”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最新小说: 赵公子 南宋第一卧底 仙女系战争 大秦:我就是绝世高人! 大唐第一世 特利迦成神之路:力量羁绊与释放 大唐第一侦探事务所 汉诛 斗罗之双枪绝世 朕怎会是暴君